有2000多年建城史、近400年建都史的沈陽,是座因水而得名的城市,有自來水的歷史卻只有100年。回眸百年,從打井挑水到自來水進戶,沈陽人的用水經歷了從拓荒到巨變的歷史進程,現在的沈陽人感受著時代變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遼寧水務百年”這一策劃,就是要講那些跟居民用水相關的歷史故事。
從1905年算起,沈陽的城市供水歷史已有100年。但在1936年之前,沈陽的“自來水”只供給日本人使用。1936年,奉天市長李德新主持,在萬泉公園建起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的水塔,為沈陽人供水。新中國成立后,自來水廠回到人民的手中,沈陽人民為建設水源地忘我工作。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如今,沈陽市區供水面積已達670平方公里。
老井中,八王寺井最有名氣
在清末民初留下的舊照片里,印象深刻的是一張馬拉水的照片,那是早期沈陽居民用水的真實寫照。
那時,居民吃的是淺層地下水,飲用水來自“大口井”。當時的“大口井”有的是以磚砌,有的是用石砌或木頭砌成的。直到19世紀末期,沈陽居民取水時仍要用吊桶人工提水,那時已經開始有轆轤和牲畜拉水。如今,當年的“大口井”已經不在,可還是有幾口有名的井,連著它們的故事一起流傳下來,如釀酒的老龍口井、做飲料醬油的八王寺井、泡茶的北市老井……最著名的當屬八王寺井。
八王寺位于大東區邊墻路 112號,在八王寺門前東南50米處有一眼清泉,俗名八王寺井。 《沈陽縣志》記載:“井泉清冽甘芳,為沈陽諸泉之冠”。而它的出名,要從康熙皇帝說起。據史料記載,康熙東巡盛京時,主要靠駱駝從北京運玉泉山上的水來飲用。因路途遙遠,玉泉水到沈陽時已沉淀渾濁。隨從們便試著用八王寺井中水清洗裝水的容器。隨從從井中舀水一嘗,竟比玉泉水甘冽。康熙皇帝大喜,從此開始飲用八王寺的井水,稱它為“東北第一甘泉”。
從那以后,八王寺井聲名大震,盛京城的百姓紛紛來此汲水。傳說,有人用井水做豆腐,豆腐白嫩香醇;有人用井水做大醬,大醬色澤純正鮮美;有人用井水煎熬中藥,藥力倍增;有人用井水沏茶,茶水甘香爽口。史書記載,當時位于北市場的德泰軒茶館,每天都要用一輛馬車裝上8個大木桶運送八王寺井水泡茶,以致茶客盈門、生意興隆。一時間,方城內所有茶館,統統在各自的店鋪前懸掛上“八王寺好甜水”的招牌。
1915年,日本殖民當局建起第一個市政水源
馮惠遠,退休前是沈陽水務集團的黨委書記。他告訴記者,沈陽市政供水的雛形始于1915年。
1905年,日本侵略者接管了沈陽,于1911年在奉天驛(今沈陽站)打井提水,建水塔,供火車使用。 “這眼井可以說是沈陽地區出現得最早的自來水設施,實現了擰開水龍頭即有水的先進生活方式,這對當時普通的中國老百姓而言是個奇跡。 ”馮惠遠說,“只不過,它不為市政服務,而是滿足日本侵略需要的工具。 ”
1912年,日本殖民當局將沈陽東至和平大街、北至市府大路、南至南十馬路的大片土地劃為 “滿鐵附屬地”,隨后將大批日本人移居于此。為方便居住在附屬地的日本人生活用水,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于1912年開始修建“千代田水源”,這就是位于今天中山公園的中山水源。這處新水源直到1915年修成通水,由此拉開了沈陽城市供水的歷史。 “這處新水源的一號井深10米,奇特之處在于,它的每塊磚都是從日本東京運來的,而且帶有1912年編號。 ”馮惠遠強調說。
這座水塔高38.5米,管道約1公里長。這個水源除了取水井,還有機房、水塔,經過鋪設的管網到達用戶家里,具備了供水系統所需要的各種要素。這座水塔的高度在上世紀20年代超過了故宮的鳳凰樓,成為當時沈陽最高的建筑物。它是沈陽第一個真正為城市供水的水塔,是沈陽城市供水誕生的標志。
遼寧省檔案館館藏的 《奉天二十年史》對這一水源地有如下記載:“從水源地挖直徑、深度各三十尺的聚水井,依靠機械力往十萬加侖的水塔抽水。市內水管在大正四年(1915年)二月結束了全市安裝,建成了可供5萬人的用水設備。 ”
馮惠遠告訴記者:“這個水源當初只為附屬地內的日本人使用,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證。在20世紀40年代末期,這座老水塔被拆除了。 ”
1928年,公園里又修建了一座水塔,至今仍在。
1936年,奉天市長李德新建起萬泉水塔,為沈陽人供水
在沈陽市大東區萬泉公園內,有一個水塔默默地矗立了90年,水塔有12根水泥柱直沖塔頂,柱子的頂部向外翻卷,在塔頂形成花蕊翹勢,極為別致,稱為“萬泉水塔”。
馮惠遠講道,“萬泉水塔”的設計施工都是由中國人自己完成的,它是最早給沈陽人民供水的水塔。
“李德新時任奉天市市長,曾留學日本。他在1927年給當時的省政府的呈文寫得相當好,很有名氣。 ”馮惠遠說。記者查到了這份呈文,李德新寫道:“自來水為市政根本計劃中之首要問題,實亦文明都市必有之建設,舉凡一切衛生設備,莫不與自來水息息相關。自來水如不舉辦,則所有衛生設備均不能見諸實行,空言衛生,于事何濟。況自統一以來,南北各地競相建設,沈陽市為東北省首之區,一切設施何能后人,是舉辦自來水益為刻不容緩之圖。 ”
1929年,在李德新的倡導主持下,奉天市政公所成立了 “沈陽市自來水計劃委員會”,委員會最終選擇了渾河、小河沿、八王寺、商埠地南部4處水源地,并以“水質素稱優良”的小河沿、八王寺作為一期工程水源。
1933年,奉天市政公所成立自來水籌備處,稱“凈水道工程”,開建萬泉水源地。水源地占地1萬平方米,建水塔1座,砼體圓形井4眼,電機水泵3臺套。1936年6月建成并通水,日送水量1.5萬噸,主要是向城內大小南街和原商埠地供水,市內設的25處售水站開始營業。
1965年,萬泉水塔及舊供水井被新設備取代,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2004年,萬泉水塔被列入沈陽第一批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1953年,在街頭建起的水栓成了沈陽人兒時的記憶
馮惠遠回憶說,新中國成立后,擺在水務人員面前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進行水源整修,迅速恢復城市的供水能力。當時,東北、華北設計院尚未成立,人才、設備極度匱乏,自來水廠在沒有專業勘探、設計、施工隊伍,沒有外援的情況下,以徐復泉為代表的老一輩供水領頭人帶領干部職工歷經艱辛,大膽實踐,自己勘探設計施工,開發水源,闖出了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是當時全國唯一一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開發、利用、保護、管理”城市水資源的單位。“上世紀60年代那會兒,沈陽進行水源工程建設。工程隊的條件真叫艱苦,全部的工程設備就是三件寶:小繩、鐵鍬、大洋鎬。領導、技術人員和工人長期吃住在工棚,晝夜工作在施工第一線。 ”馮惠遠告訴記者,在徐復泉的帶領下,自來水廠相繼修建了沈陽南塔、于洪、丁香等9處大型水源地和供水工程。
家住鐵西區的王浩是個70后,他依稀記得小時候孩子們在外邊搶水的日子。 “幾棟房子中間有個公用水栓,有用扁擔挑的,也有全家出動拿盆接的。那時的放水栓的地方好比現在的‘業主會所’,女人在這里邊洗衣服邊閑聊,男人們邊洗臉邊偷聽。 ”王浩講道,“夏天最熱鬧,可以玩水。冬天比較慘,水栓沒有防凍措施,天一冷就凍結了,人們就用熱水燙,冰化開后出水,很快又結成冰,小孩兒們就去那兒打‘哧溜滑’。 ”王浩說,母親現在還留著個大水缸,不過用處不大了,因為沈陽很少停水。
王浩說的水栓是從1953年開始集中安放的,到1976年,自來水公司開始引水進戶。居民在家擰開水龍頭就能流出自來水,供水時間也逐步由“早、中、晚三峰供水”變成了全天候供水。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
從1905年算起,沈陽的城市供水歷史已有100年。但在1936年之前,沈陽的“自來水”只供給日本人使用。1936年,奉天市長李德新主持,在萬泉公園建起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的水塔,為沈陽人供水。新中國成立后,自來水廠回到人民的手中,沈陽人民為建設水源地忘我工作。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如今,沈陽市區供水面積已達670平方公里。
老井中,八王寺井最有名氣
在清末民初留下的舊照片里,印象深刻的是一張馬拉水的照片,那是早期沈陽居民用水的真實寫照。
那時,居民吃的是淺層地下水,飲用水來自“大口井”。當時的“大口井”有的是以磚砌,有的是用石砌或木頭砌成的。直到19世紀末期,沈陽居民取水時仍要用吊桶人工提水,那時已經開始有轆轤和牲畜拉水。如今,當年的“大口井”已經不在,可還是有幾口有名的井,連著它們的故事一起流傳下來,如釀酒的老龍口井、做飲料醬油的八王寺井、泡茶的北市老井……最著名的當屬八王寺井。
八王寺位于大東區邊墻路 112號,在八王寺門前東南50米處有一眼清泉,俗名八王寺井。 《沈陽縣志》記載:“井泉清冽甘芳,為沈陽諸泉之冠”。而它的出名,要從康熙皇帝說起。據史料記載,康熙東巡盛京時,主要靠駱駝從北京運玉泉山上的水來飲用。因路途遙遠,玉泉水到沈陽時已沉淀渾濁。隨從們便試著用八王寺井中水清洗裝水的容器。隨從從井中舀水一嘗,竟比玉泉水甘冽。康熙皇帝大喜,從此開始飲用八王寺的井水,稱它為“東北第一甘泉”。
從那以后,八王寺井聲名大震,盛京城的百姓紛紛來此汲水。傳說,有人用井水做豆腐,豆腐白嫩香醇;有人用井水做大醬,大醬色澤純正鮮美;有人用井水煎熬中藥,藥力倍增;有人用井水沏茶,茶水甘香爽口。史書記載,當時位于北市場的德泰軒茶館,每天都要用一輛馬車裝上8個大木桶運送八王寺井水泡茶,以致茶客盈門、生意興隆。一時間,方城內所有茶館,統統在各自的店鋪前懸掛上“八王寺好甜水”的招牌。
1915年,日本殖民當局建起第一個市政水源
馮惠遠,退休前是沈陽水務集團的黨委書記。他告訴記者,沈陽市政供水的雛形始于1915年。
1905年,日本侵略者接管了沈陽,于1911年在奉天驛(今沈陽站)打井提水,建水塔,供火車使用。 “這眼井可以說是沈陽地區出現得最早的自來水設施,實現了擰開水龍頭即有水的先進生活方式,這對當時普通的中國老百姓而言是個奇跡。 ”馮惠遠說,“只不過,它不為市政服務,而是滿足日本侵略需要的工具。 ”
1912年,日本殖民當局將沈陽東至和平大街、北至市府大路、南至南十馬路的大片土地劃為 “滿鐵附屬地”,隨后將大批日本人移居于此。為方便居住在附屬地的日本人生活用水,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于1912年開始修建“千代田水源”,這就是位于今天中山公園的中山水源。這處新水源直到1915年修成通水,由此拉開了沈陽城市供水的歷史。 “這處新水源的一號井深10米,奇特之處在于,它的每塊磚都是從日本東京運來的,而且帶有1912年編號。 ”馮惠遠強調說。
這座水塔高38.5米,管道約1公里長。這個水源除了取水井,還有機房、水塔,經過鋪設的管網到達用戶家里,具備了供水系統所需要的各種要素。這座水塔的高度在上世紀20年代超過了故宮的鳳凰樓,成為當時沈陽最高的建筑物。它是沈陽第一個真正為城市供水的水塔,是沈陽城市供水誕生的標志。
遼寧省檔案館館藏的 《奉天二十年史》對這一水源地有如下記載:“從水源地挖直徑、深度各三十尺的聚水井,依靠機械力往十萬加侖的水塔抽水。市內水管在大正四年(1915年)二月結束了全市安裝,建成了可供5萬人的用水設備。 ”
馮惠遠告訴記者:“這個水源當初只為附屬地內的日本人使用,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證。在20世紀40年代末期,這座老水塔被拆除了。 ”
1928年,公園里又修建了一座水塔,至今仍在。
1936年,奉天市長李德新建起萬泉水塔,為沈陽人供水
在沈陽市大東區萬泉公園內,有一個水塔默默地矗立了90年,水塔有12根水泥柱直沖塔頂,柱子的頂部向外翻卷,在塔頂形成花蕊翹勢,極為別致,稱為“萬泉水塔”。
馮惠遠講道,“萬泉水塔”的設計施工都是由中國人自己完成的,它是最早給沈陽人民供水的水塔。
“李德新時任奉天市市長,曾留學日本。他在1927年給當時的省政府的呈文寫得相當好,很有名氣。 ”馮惠遠說。記者查到了這份呈文,李德新寫道:“自來水為市政根本計劃中之首要問題,實亦文明都市必有之建設,舉凡一切衛生設備,莫不與自來水息息相關。自來水如不舉辦,則所有衛生設備均不能見諸實行,空言衛生,于事何濟。況自統一以來,南北各地競相建設,沈陽市為東北省首之區,一切設施何能后人,是舉辦自來水益為刻不容緩之圖。 ”
1929年,在李德新的倡導主持下,奉天市政公所成立了 “沈陽市自來水計劃委員會”,委員會最終選擇了渾河、小河沿、八王寺、商埠地南部4處水源地,并以“水質素稱優良”的小河沿、八王寺作為一期工程水源。
1933年,奉天市政公所成立自來水籌備處,稱“凈水道工程”,開建萬泉水源地。水源地占地1萬平方米,建水塔1座,砼體圓形井4眼,電機水泵3臺套。1936年6月建成并通水,日送水量1.5萬噸,主要是向城內大小南街和原商埠地供水,市內設的25處售水站開始營業。
1965年,萬泉水塔及舊供水井被新設備取代,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2004年,萬泉水塔被列入沈陽第一批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1953年,在街頭建起的水栓成了沈陽人兒時的記憶
馮惠遠回憶說,新中國成立后,擺在水務人員面前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進行水源整修,迅速恢復城市的供水能力。當時,東北、華北設計院尚未成立,人才、設備極度匱乏,自來水廠在沒有專業勘探、設計、施工隊伍,沒有外援的情況下,以徐復泉為代表的老一輩供水領頭人帶領干部職工歷經艱辛,大膽實踐,自己勘探設計施工,開發水源,闖出了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是當時全國唯一一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開發、利用、保護、管理”城市水資源的單位。“上世紀60年代那會兒,沈陽進行水源工程建設。工程隊的條件真叫艱苦,全部的工程設備就是三件寶:小繩、鐵鍬、大洋鎬。領導、技術人員和工人長期吃住在工棚,晝夜工作在施工第一線。 ”馮惠遠告訴記者,在徐復泉的帶領下,自來水廠相繼修建了沈陽南塔、于洪、丁香等9處大型水源地和供水工程。
家住鐵西區的王浩是個70后,他依稀記得小時候孩子們在外邊搶水的日子。 “幾棟房子中間有個公用水栓,有用扁擔挑的,也有全家出動拿盆接的。那時的放水栓的地方好比現在的‘業主會所’,女人在這里邊洗衣服邊閑聊,男人們邊洗臉邊偷聽。 ”王浩講道,“夏天最熱鬧,可以玩水。冬天比較慘,水栓沒有防凍措施,天一冷就凍結了,人們就用熱水燙,冰化開后出水,很快又結成冰,小孩兒們就去那兒打‘哧溜滑’。 ”王浩說,母親現在還留著個大水缸,不過用處不大了,因為沈陽很少停水。
王浩說的水栓是從1953年開始集中安放的,到1976年,自來水公司開始引水進戶。居民在家擰開水龍頭就能流出自來水,供水時間也逐步由“早、中、晚三峰供水”變成了全天候供水。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