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博士做飯的次數很少,而且做的飯菜也很不好吃,但是她買了很多的廚房用品:比如煮蛋器、熱菜的、電飯鍋、柴火鍋、洗碗機、砂鍋、煮飯石鍋等等,而且還買N多的調料。
可惜的是,我家博士做的飯菜不僅次數少,而且味道也是非常一般。
我家博士的現象,是典型的:學霸兩支筆,差生文居多
===
套用在生產計劃和控制的方法論上,也有類同的情形:又是SMED(快速換模,其實非常難),又是輪式排程,還有總量均衡,品種均衡、節拍均衡,再來一個看板拉動,基本上搞死人的節奏。
其實,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尤其是中小制造企業的應用場景中,必須遵循“奧卡姆剃刀”原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遵循奧卡姆剃刀原理的“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則可以考慮以下原則:
第一,聚焦交付
交付是制造企業的第一要素,則需求日(銷售訂單交期日、預測訂單的需求日、補庫訂單的預期完工日)是最終的同步點,千萬別去搞定拍工序之類的。因為,定拍工序一樣是需要需求日作為最核心的同步點。
第二,增加物料、產能的可得性和柔性
制造企業可以簡單區分為“產能驅動”、“物料驅動”、“產能/物料混合驅動”三種模式。以“物料驅動”模式為例,假設物料(采購件、自制件)的前置期=0,則最終裝配端的響應非常敏捷和柔性,齊套性會非常高,自然交付的性能也非常好。
在“物料驅動型”的業務場景中,物料的可得性、物料的齊套性計劃和控制是關鍵要素。物料的預備、預分、預占、預留是關鍵中的關鍵。這個東東,其實與什么總量均衡、品種均衡、節拍均衡都無關,TBP之類的,啥都不相關,備好料,分好料,留對料、投對料,是關鍵中的關鍵。
第三,必須IT系統賦能
制造企業是物料流動的系統,但物料的流動以單據來驅動。單據在線,實物在后,以“虛”(單據)御“實(物料)”。所有的IT系統中,ERP是最最基礎的系統。如果連ERP系統都不懂,無論是PMC人員,生產負責人,還是咨詢老師,談論生產計劃、MRP、排程純屬扯淡。因為,單據都搞不清楚,咋搞清楚物流啊。不懂信息化,無論是TOC,還好Lean,再是TPS,都是白扯,至少在生產計劃、MRP和排程方面。
第四,做好主計劃和MRP是基礎中的基礎
要做好生產計劃、生產控制過程,必須要做好五個環節:
首先,需求管理(成品),要管理對、處理好各類需求,需要形成凈獨立需求(主需求計劃)。千萬別鬧按照預測訂單生產不好,按照銷售訂單生產好的笑話。
其次,要做好交付承諾(成品),實現關鍵物料、關鍵產能平衡下的主生產計劃。從需求到產出,是一個非常核心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科學。而科學就要求物料、產能雙約束下的評審,才是OK的。因為,只有科學的交期,生產才會平穩,而穩定的生產,是高效的。
其三,要做好物料需求計劃。MRP雖然被眾多的人吐槽,但絕大部分吐槽者并不了解MRP的妙用。MRP是世界上唯一處理獨立需求、相關需求在數量上平衡的最佳工具。是唯一,是唯一。吐槽MRP槽點的,99.99%是不懂,未用過MRP。成品與零部件在總量平衡基礎上,進行批量的分拆、合并,補庫等,讓車間的產線,機臺按照生產訂單量執行即可。
第五,按照優先順序生產
成品按照主生產計劃(日計劃)投料和生產。
而零件最簡單、實用的方式采用TOC的SDBR(簡化D(鼓)B(緩沖)R(繩))指定生產訂單的優先順序投產即可。
優先等級高的先投料,優先等級低的后投料。在蘭區、綠區的分界點投料接口。
===
學霸兩支筆,差生文具多。至少在生產計劃領域,學習供應鏈相關的教科書、學習生產計劃和控制的教科書,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