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任務:建設1100件以上集中供水工程,改變15萬依靠水窖供水人口和17.5萬水窖輔助供水人口供水方式
完成情況:全省共開工集中供水工程項目1648件,已完工1105件,改變了15.15萬依靠水窖供水人口和17.82萬水窖輔助供水人口的供水方式
2.解決好群眾住房方面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
目標任務: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500個,改善10萬戶以上居民的居住條件
完成情況:全省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923個,改善15萬戶以上居民的居住條件
目標任務:加大爛尾樓整治力度,全省91個存量項目基本實現復工
完成情況:334個存量爛尾樓整治工作持續穩定推進,其中涉及民生需要交樓的307個項目,已交樓164個項目,穩定復工復產137個項目
目標任務:加快推進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實施動態清零行動,做到應登盡登
完成情況: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省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累計發現問題項目(小區)3780個,住戶約143.98萬戶(套),累計化解問題項目(小區)3761個,住戶約142.62萬戶,按項目(小區)化解率為99.50%,按戶(套)化解率為99.05%,為約141.84萬戶解決了“登記難”“辦證難”問題
3.縣級公立綜合醫院??颇芰μ嵘こ蹋ū∪鯇?疲?/strong>
目標任務:縣級公立綜合醫院中,100%設立口腔科獨立科室,95%設立康復科獨立科室,60%設立精神科獨立科室,60%設立眼科獨立科室,40%設立老年病科獨立科室
完成情況:
全省縣級公立綜合醫院中
100%設立了口腔科獨立科室
96.9%設立了康復科獨立科室
66.7%設立了精神科獨立科室
64%設立了眼科獨立科室
55.8%設立了老年病科獨立科室
4.農村公路建設
目標任務:以“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抓手,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萬公里以上
完成情況:全省累計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7926公里,374個現代化邊境小康村的自然村在全省率先實現100%通硬化路
5.云南惠老陽光和老年健康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目標任務:聚焦高齡失能老人照護剛需,改造建設120個街道(鄉鎮)級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新增護理型床位5000張,全省護理型床位占比達50%
完成情況:全省共改造建設126個街道(鄉鎮)級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新增護理型床位5430張,全省護理型床位占比達51.34%
目標任務:加快構建“十五分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重點發展老年人急需的助餐服務,建設“老年幸福食堂”
完成情況:建設95個“老年幸福食堂”
目標任務:開展5000戶失能、殘疾、高齡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
完成情況:開展5316戶失能、殘疾、高齡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
目標任務:創建20個社區(鄉鎮)醫養結合示范機構,打造20家醫養結合優質服務單位
完成情況:已創建20個社區(鄉鎮)醫養結合示范機構、打造20家醫養結合優質服務單位
6.“文化大篷車·千鄉萬里行”惠民演出和民族優秀文化保護傳承工程
目標任務:全省國有文藝院團送戲下鄉不少于1萬場,其中省級院團不少于300場,向社會公開招標采購80場,州(市)、縣(市、區)院團不少于9620場
完成情況:全省各級文藝院團完成惠民演出10110場,觀眾達767萬人次
其中,省級院團完成352場,政府采購100場
同時,開展線上惠民演出1164場,5000余萬人次觀看演出
目標任務:實施少數民族優秀文化保護傳承工程150個、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20項
完成情況:實施少數民族優秀文化保護傳承工程項目172個,打造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項目27項
7.開展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
目標任務:實現并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00萬人以上
完成情況:我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69.27萬人,其中,省外轉移就業388.17萬人、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323.7萬人、脫貧勞動力省外轉移就業104.05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轉移就業60.5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傮w保持穩中有升
8.云南省學前教育普及普惠項目
目標任務:在繼續支持鄉村幼兒園建設的同時,加大縣城、城鄉接合部、城區幼兒園的建設力度,新建、改擴建200所幼兒園,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
完成情況:全省共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11所
9.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目標任務: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480萬畝。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項目區土地質量,改善耕作條件,降低生產成本,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發展
完成情況:中央和省級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補助資金53.18億元,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480萬畝以上
10.科技特派員推進鄉村振興科技服務工作
目標任務:新選派科技特派團20個,服務“一縣一業”,新選派科技特派員2000人,服務“一村一品”,將創新的動能延伸到田間地頭
完成情況: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三年行動計劃,選派科技特派團24個、科技特派員2010人,形成“全覆蓋、常在村”工作機制,服務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