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
今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要推進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和小型供水工程標準化改造,開展水質提升專項行動。”
我市自實施農村供水工程以來,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3%以上,農村飲水狀況有了極大改善。但全市農村供水工程仍存在供水保障能力不足、基礎設施標準低、管網設施老化、工程產權不清等問題。為進一步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確保供水安全,我市印發了《荊門市農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
根據方案,未來三年,我市將計劃投資10.3億元,實施項目90處,因地制宜完善農村供水工程網絡,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農村供水規模化建設及小型工程規范化改造,建立健全農村供水工程長效管理機制,不斷提升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預計到2025年底,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6%以上,水質達標率逐年提升,小型工程供水保證率不低于90%,其他工程供水保證率不低于95%,實現農村供水工程良性可持續運行。
我市將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重點以縣(市、區)為單元,以城鄉供水一體化為目標,以大水源、大水廠、大水網為路徑,全力推進荊門中心城區自來水廠、沙洋縣自來水廠、鐘祥市坤龍供水公司、京山市自來水廠等供水管網由城市向周邊鎮、村拓展延伸,不斷擴大供水覆蓋范圍。在荊門高新區·掇刀區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基礎上,力爭東寶區、漳河新區部分區域盡快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全市將按照“建大、并中、減小”原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供水工程。依托穩定可靠水源,新建胡集水廠、石牌二水廠2座千噸萬人水廠;對高關、石龍、石門、黃坡等32座水廠進行提標升級,對管網末端供水壓力不足的區域,新建或擴建蓄水池和加壓泵房,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依托千噸萬人供水工程進行管網延伸,兼并整合現有小水廠,實現沙洋岳飛城水廠、京山高關水廠、石龍水廠與周邊水廠并網聯通,提高規模化供水覆蓋率。根據水源條件和用水需求,對偏遠丘陵山區、人口分散等不具備聯網條件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進行改造提升,重點對東寶區仙居鄉華新村實施水源置換,對東寶區栗溪鎮、馬河鎮,京山市石龍鎮等小型農村供水工程進行管網更新改造和更換消毒設備,提高供水保證率和水質標準。并組織開展水源地周邊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和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重點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標志牌設立和環境問題開展排查,制定整治方案和監管措施。開展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檢測,對不符合飲用水水源水量、水質標準的實施置換。
市水利部門還將根據不同供水規模和水處理要求,優化水處理工藝,完善凈化、消毒設施配備,保證供水水質達標。對凈化設施和消毒設施配備不全,影響供水水質達標的紀山、冷水、孫橋、仙居等鄉鎮水廠實施改造。對標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開展農村供水工程衛生學評價,健全完善水質檢測制度,定期監測出廠水和末梢水水質,做好農村水廠供水水質巡回檢測工作。百噸千人以上水廠每月至少檢測1次,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每季度至少檢測1次,分散供水工程每月檢測各區域代表性工程不少于總處數的1%。
全市將嚴格落實農村供水工程“三個責任”和“三項制度”,以縣(市、區)為單位,成立農村供水專業化管理機構,推行農村供水工程專業化運營。按照“補償成本、公平負擔”原則,制定或調整農村集中供水水價,并予以公示。建立投訴處理機制,制定供水應急預案,建立維修搶險隊伍,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和便民服務水平。按照“工程良好、管理規范、供水達標、水價合理、運行可靠、服務優良”標準,開展省級農村供水規范化水廠創建工作。同時,推進農村供水生產運行和管理信息化,探索信息化管理、自動化監控、智慧化服務的“互聯網+智慧供水”運管模式,全面提高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和服務水平,切實保障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