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現代水網總體布局。
市政府近日發布了《青島現代水網建設規劃》,27日下午,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市水務管理局對《規劃》進行解讀。《規劃》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與國家和省水網銜接、與青島國土空間規劃銜接,圍繞打造“六個城市”,謀劃建設“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現代水網,系統提出解決新老水問題整體方案,描繪青島未來15-30年水務發展新藍圖。
2035年“三網”全面建成
《規劃》堅持四水同治、五水統籌,加快構建現代化高質量水務基礎設施體系,實現防洪保安、水資源配置、供水排水、水生態保護修復、水文化景觀建設等功能整體性發揮,水務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水資源統籌調配水平、智慧水網建設水平走在全省、全國前列。
到2025年,山東省要基本完成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青島市作為全省龍頭城市,將加大規劃落實力度,積極創建省現代水網市級示范區。聚焦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以支撐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建設為核心,著力提升全市農村供水標準及保障水平,恢復并建設耕地范圍內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排灌設施,打通農村供水排水“最后一米”,推動農村水系治理、村莊布局優化、鄉村風貌提升有機結合,實現鄉村振興水利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引領,以現代水網建設為契機,創新開發水文旅產品、水農融合新業態,深入推進“水+綠色經濟”多元發展,“雙碳”戰略引導綠色發展,打通“兩山”轉化通道,助推青島高質量發展。
根據“創建山東省現代水網市級示范區、打造水利保障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建設水美產業和水活經濟重要踐行區”三大愿景定位,《規劃》確定的總體目標是:到2035年,防洪減災網、供水保障網、城鄉排水網全面建成,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水資源調配與城鄉供水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河湖生態網、水文化景觀網、智慧水務網基本建成,河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明顯提升,水網智慧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水美產業有效帶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形成現代大水網
按照“蓄水固本、聯水強網、活水賦能”三步走戰略路徑,以重大客水調引、輸配水通道及骨干河流為“綱”,以其他中小河流、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灌區灌溉體系建設工程、水系連通工程為“目”,以水庫、凈水廠、污水處理廠、非常規水利用等工程為“結”,形成“五干十脈、五縱五橫、兩樞多點”的青島現代水網總體布局。依托引黃濟青、黃水東調、南水北調東線后續工程(青島境內分為兩路)、沂沭河雨洪資源利用東調工程等五條輸水通道,將引江水、引黃水、引沂沭河水從西向東、從南往北輸送,與大沽河、小沽河、南北膠萊河等10條本地河流水源統籌調配,從根本上緩解全市水資源短缺問題。通過“五縱”“五橫”輸配水通道與“十脈”輸排水通道之間互聯互通,實現市縣水網間、流域區域間互調互濟。
實施市域范圍內其他中小河流、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灌區灌溉體系建設工程、水系連通等工程,擴大水網延伸覆蓋范圍,向農村水系、灌排渠道等“毛細血管”輻射,打通防洪排澇、水資源調配和城鄉供排水“最后一米”,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
以官路、棘洪灘兩座大型水庫為樞紐,通過對全市23座以存蓄本地水源為主的大中型水庫、凈水廠、污水處理廠等增源挖潛擴能,增強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通過構建“五干十脈、五縱五橫、兩樞多點”的現代水網總體布局,我市在未來十幾年,將會像四通八達的交通網一樣,形成縱橫交錯、覆蓋全市的現代大水網。
防洪減災能力全面提升
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牢牢守住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態安全底線,著力補齊水資源配置、城鄉供水、防洪排澇、水生態保護等短板和薄弱環節,持續提升水網韌性,提高水治理能力和水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
規劃到2035年,5級及以上堤防達標率提升至85%;病險水庫、攔河閘(壩)安全隱患實現動態清零;山洪災害重點防治區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全面建成;澇區治理率達到80%;海堤全線達標。
實現水資源集約節約安全利用,水資源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用水總量控制在20.01億立方米以內;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0%;全市新增供水能力7.9億立方米,縣級城市水源達到“一源一備”,城市供水保證率不低于95%;城鄉一體化供水覆蓋率達到95%,城鄉供水一體化全面實現。
涉水空間管控制度全面建立,水源涵養與水生態保護能力顯著提升;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9%以上;水土保持率達到92.61%;重點河湖基本生態流量(水量)達標率達到95%;地表水考核斷面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達到80%;地下水漏斗區和海水入侵區得到有效控制。
水網智能感知體系全面構建,建成共建共用的數據資源中心;水資源、水務工程、水土保持監測預警體系基本建立,水資源管理與調配、流域防洪減災等核心業務實現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管理;重點工程數字化率達到100%。
建設高標準防洪減災網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市水務發展面臨戰略機遇期、政策窗口期、建設黃金期,結合規劃實施,強化聯網、補網、強鏈舉措,重點抓好一批水務項目建設,構建現代水網工程體系,提升青島水務基礎設施網絡效益。
規劃實施30條重點河道和11條城區河道治理工程,治理總長度696公里。強化山洪災害防治,實施37座水庫及攔河閘(壩)維修及除險加固。開展城市和農村易澇區治理,建設海堤132公里,構建“三大流域防洪、市內全域除澇、千里海岸防潮”的防洪排澇防潮體系。
推進官路水庫等重大客水調蓄工程,實施9座中型水庫清淤、11項區域輸配水工程。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實施40項水廠新建、擴建和水質提升改造工程,建設供水管網1043公里。規劃實施20項非常規水利用工程。持續實施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推進大中型灌區灌溉體系恢復建設及現代化改造。構建“引黃引江引沂、客水東送北上,兩樞多庫多點、增源挖潛擴能,五縱五橫五區、互聯互通互濟”供水格局。
實施李村河北岸、團島、婁山河等30項污水處理廠新建、改擴建工程,建設污泥處理處置項目7項,新建、改建骨干污水管網650公里、雨水管網611公里。因地制宜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推進河湖水環境綜合整治,打造33條重點河湖生態廊道,系統開展水系連通與水美鄉村建設。構建“一灣一帶、一軸三源、多廊多片”水生態保護治理格局。探索水文旅融合新路徑,發展水農融合新業態,構建“一軸一帶引領、三山三灣驅動、多廊多點支撐”水文化景觀空間發展格局。實施信息基礎設施、數字資源中心、智能應用體系和現代水網管理體系建設,構建“感知互聯、數據共享、業務應用、數字孿生”的智慧水網格局。
為保障和支撐規劃落實,我市計劃實施總投資1436億元的311個重點項目,包括推進官路水庫及輸配水工程,實施大沽河下游治理、小沽河防洪排澇治理、李村河(張村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20條中小河流治理等。其中,2025年前計劃投資434.5億元,2026-2035年計劃投資764.7億元,2035年以后計劃投資236.8億元。通過大水網建設,把水蓄起來,讓水動起來,實現水活經濟、水潤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