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治水興水,很多地方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地處秦巴山區腹地、素有“川東北氧吧”的四川省巴中市就是其中之一。
巴中治水興水不僅“治”出了經驗,而且還“興”出了“名氣”——
通江縣空山鄉七星村村民在村供水站門上貼了一副對聯稱贊:“修池建窖打水井,清水甘甜潤民心;飲水解困及時雨,喝口甘泉頌黨恩”;
村民張成元說,“我們祖祖輩輩就是靠家里的‘古董’——‘背水桶’背水吃。我10歲開始每天就要跟大人們到山下的龍洞河里背水,來回要兩三個小時……現在家家戶戶都喝上了安全的自來水,我留下這個桶唯一的目的就是教育子子孫孫要感黨恩”;
巴中市是四川省近三年承辦全國性水利會議——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座談會的唯一市州,是近三年承辦全省性水利建設現場會——四川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現場會的唯一市州。三年來,共接待四川省內外赴巴中考察學習水利工作團隊150余批5000多人次;據水利部的一位同志介紹,巴中治水興水在全國水利系統“很典型”;
巴中治水興水因何成名?是認識到位,創新探索。記者近期從巴中市水務局了解到,2009年9月以來,巴中市著眼民生水利,掀起水利建設大會戰,堅持常年治水興水,在向“全域灌溉”進軍的基礎上,努力構建起“全市重視、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利農利工利商利民”的“全域水務”發展綜合體系。認識到位:開啟四個“率先”
巴中市在四川省率先出臺貫徹中央、省委1號文件的意見。2011年中央、省委1號文件出臺后,巴中市4月7日率先在全省出臺了市委1號文件—《中共巴中市委 巴中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開展治水興水推進水利跨越發展的意見》。2011年10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又印發了《巴中市推進水利跨越發展實施辦法》,進一步細化目標、明確重點、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系全省唯一出臺1號文件具體推進辦法的市(州)。
在四川省率先建立每兩月由市長主持召開水利專題會議的工作推進制度。自去年10月以來,巴中市委、市政府每兩個月召開一次全市水利建設專題會(重點水利工程推進工作專題會議、大中型水庫建設推進會),由市長親自主持,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出席,市級相關部門、縣(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參加,縣(區)交賬、部門發言、領導決策,通報實施進度,梳理解決問題,安排落實任務,督促工作推進。3年來,全市召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現場會議、電視電話會議、水利工作會議28次。
在四川省率先成立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管理局和建立飲水安全工程維修基金。通江縣在全省第一個組建了飲水安全局后,平昌縣于今年3月成立了飲水安全局,巴州區、南江縣于今年7月組建飲水安全局。以縣(區)為單位,采取“財政預算一點、供水企業繳納一點、水務行政事業性非稅收入計提一點”的辦法,在四川省率先籌集飲水安全工程維修基金。制定的《城鄉飲水安全工程維修基金征收及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受到四川省水利廳、農水局高度肯定,轉發四川省各市州及縣市區借鑒。2011年全市籌集飲水安全工程維修基金700余萬元,2012年已籌集近1000萬元。
在四川省率先創建“小農水”示范市。巴中市平昌縣、通江縣于2009年列為第一批中央財政“小農水”重點縣,2012年又通過競爭立項成功列為第四批重點縣;南江縣、巴州區于2010年列為第二批中央財政“小農水”重點縣;巴中是全省第一個所轄縣(區)全部列為中央財政“小農水”重點縣的市(州)。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努力創建“小農水”示范市,精心編制了《巴中市小型農田水利重點市建設規劃》,是四川省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編制市級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規劃的市(州)。巴中“小農水”建設探索出了“民辦公助、先改后建、先建后補”的新機制。
創新探索:實現四大“突破”
項目規劃大突破。精心編制項目規劃,努力抓好項目儲備,完成了《巴中市水務發展“十二五”規劃》、《巴中市“全域水務”發展規劃》、《渠江流域防洪規劃》等13個綜合與專項規劃,尤其是國家水利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的《渠江流域防洪規劃》,共規劃大中型防洪控制性水庫工程12座,其中巴中9座,占全流域的四分之三,投資117億元,占全流域總投資165億元的71 %,為全市開工建設一批重大水利項目奠定了堅實基礎。
建設規模大突破。2012年度完工各類水利工程3948處,實現新增蓄引提水能力3328萬方、首次超3000萬方,新增灌面6.56萬畝、首次超5萬畝,恢復和改善灌面10.48萬畝、首次超10萬畝,新修和加固堤防17.1公里、首次超10公里。
水利投入大突破。2010年前,巴中市水利建設投資渠道比較單一,主要是上級財政投入和群眾投勞折資,年度水利建設投資不到4億元。2010年來,水利建設投資規模年均增幅1倍以上。2011年度完成水利投資8.81億元;2012年度完成水利投資近16億元,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特別是2010年來,巴中市、縣(區)本級財政水利投入取得了重大突破,2010年2787萬元,2011年7072萬元,2012年度6.1億元,3年增長20倍以上。
機制創新大突破。對巴中市水務設施積極探索“搞活經營權、轉讓使用權、拍賣所有權”的機制創新,著力盤活水務存量資產、期權資產。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推行“確權頒證、抵押貸款、滾動發展”的改革模式,充分發揮水能、水產、水面的綜合經濟效益。在“小農水”重點縣建設中,探索出水利部和省水利廳充分肯定的“兩先兩后四自主”(先改后建、先建后補,自主申報、自主實施、自主監督、自主管護)建管機制。通過出讓6座防洪控制性水庫的水能資源開發使用權,籌集全市大中型水庫工程前期工作經費和地方配套資金2億元;大力推行BT和BOT、所有權競價拍賣、經營權抵押、收益權出讓等市場模式,破解投入難題,籌集水務建設資金21億元,其中:通過BT模式,投資7億元建成了巴城一期堤防10公里,擬開工建設巴城二期堤防和提升閘壩;通過BOT模式,投資1.5億元建成了通江縣污水處理廠,投資4億元正在建設市第二污水處理廠、興文新區污水處理廠;通過股份制合作,開工建設了市第二、三水廠;通過收益權出讓,獲得銀行貸款1.5億元,用于大型水庫前期工作經費。
成果豐碩:彰顯四大“飛躍”
治水理念大飛躍。治水理念由“全域灌溉”向“全域水務”轉變,水務投入由單一的國家投入向爭取國家項目支持和市場手段并重轉變。按照“全域水務”的規劃要求,巴中市提出了努力構建“利農利工利商利民的水利綜合體系”的發展目標,打破城鄉割據、打破區劃限制,統籌解決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質性缺水等突出問題。以“全域水務”服務于“兩化”互動、統籌城鄉,努力實現保障生活用水、解決產業用水、調節生態用水的治水興水目標。
工作成效大飛躍。巴中市水利項目“李冰杯”年度績效考核,2010年獲四川省第一名,2011年獲四川省第二名。“小農水”重點縣建設省級績效考核,2010年兩個項目縣均獲“優秀”,2011年4個項目縣(區)獲“3優1良”,2012年4個項目縣(區)全部獲得“優秀”。大中型水庫工程推進速度在全省靠前,紅魚洞水庫從項建到可研的速度創造了全省大型水庫前期工作的紀錄;灣潭河水庫前期工作進展快,已列為四川省2012年開工備選項目;雙橋水庫在四川省在建中型水庫中建設速度最快。
治水經驗大飛躍。2010年4月28日,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座談會在巴中市召開,是全省近三年承辦全國性水利會議的唯一市州;2010年9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到巴中市專題調研總結農田水利建管機制;2010年12月25日,四川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現場會在巴中市召開,巴中市是近三年承辦全省水利建設現場會的唯一市州;2011年2月28日,在四川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巴中市以“突出重點,創新機制,強力推進山區水利建設”為題作經驗交流發言,是大會交流水利建管經驗的唯一市州;2011年3月28日,平昌縣在全國農村水利工作會議上以“集聚民力興水富縣創新機制活水惠民”為題作大會交流發言。三年來,共接待省內外來巴中考察學習水利工作團隊150余批5000多人次。
“三年治水興水,使巴中水利建設站到一個新的起點上。我們將向新的更美好的藍圖邁進。”據巴中市水務局局長嚴敏介紹,這份藍圖在足足76頁的《巴中市全域水務發展規劃》里已經繪就。根據“規劃”,巴中在“十二五”期間,將建成大中型水庫工程有9處,小型水源工程71處,病險水庫除險加固219座,小微水利工程12405處,新增有效灌面16.39萬畝、改善灌面26.96萬畝,各類供水工程3055處、解決全市102.95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新增城市日污水處理能力25萬m3,同步實施水質保護、水土保持和防洪工程…… “這些規劃項目實施完成后,能新增向城鎮工業和生活供水6022萬立方米,新增人畜凈用水量2256萬立方米,年供水效益可新增2億元;同時,全市每年可增產糧食4.04萬噸、增加產值6060萬元。” 嚴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