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背景: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百姓紛紛采取“少出門、不出門”生活方式,企業開啟“遠程辦公”,避免交叉感染。建筑成為守護百姓的重要屏障,建筑水系統作為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保障百姓生活和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部水專項辦特邀建筑設計領域專家,以及建筑水系統相關領域的管理、技術專家,就疫情期間建筑水系統的運行維護提出具體措施和建議,為物業服務企業和廣大業主有效保障建筑水系統正常運行、阻斷病毒傳播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疫情防控期間建筑供水系統的運行管理建議
(一)建筑供水設備機房的管理措施
建議物業服務企業對二次供水泵房嚴格執行消毒管理,對可能存在暴露風險的,加強周邊環境消毒,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健康安全排查。對二次供水系統進行全面檢查,檢查項目包括:水池(箱)是否有漏損、霉變,檢修孔是否密閉;通氣管、溢流及泄水管口處的防蟲網是否完好;二次供水消毒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水箱間、生活水泵房的通風、防淹設施是否正常運行。根據建筑用水量和用水規律實際情況,及時調節二次供水水池(箱)控制水位,確保貯水更新時間小于48小時。
應按相關規定要求,進行建筑二次供水系統水質檢測,檢測項目應至少包括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總大腸菌群、菌落總數和余氯。發現水質不合格時,應對儲水設施、管道系統進行沖洗消毒,并排查原因,消除隱患。
(二)建筑集中生活熱水系統的抑菌措施
有研究表明,軍團菌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35~46℃,而新型冠狀病毒在56℃條件下30分鐘可滅活。采用集中熱水供應系統的建筑,如醫院、療養院、酒店、公寓、宿舍等,建議有效控制熱水系統的供回水溫度,其中,醫院和療養院供水溫度不低于60℃、回水溫度不低于50℃;其他建筑供水溫度不低于56℃、回水溫度不低于45℃。
集中熱水供應系統可定期高溫消毒,建議系統內最不利點水溫不低于60℃,持續時間不低于1小時。有條件的建筑,可在系統上增設銀離子催化、光催化氧化消毒器等消毒設備,有效滅活熱水系統的潛在細菌與病毒,杜絕病毒通過水汽的傳播。
(三)疫情防控期間再生水使用的管控措施
加強對建筑中水、再生水、回收利用雨水的消毒與管理。如不具備條件對以上用水實現有效消毒,建議臨時關閉建筑中的中水系統、再生水系統,以及雨水回收利用系統,改用自來水作為水源。
二、疫情防控期間建筑排水系統的運行管理建議
(一)排查與完善建筑內所有排水點處水封
室內排水系統主要包括衛生器具(受水器)、水封(存水彎)、排水橫支管、排水立管、排水主干管和排出管、通氣管等組成。水封一般設置在衛生器具與排水支管之間,或衛生器具自帶。水封的作用是隔斷排水系統與建筑室內空間之間的連通,避免排水系統中有害氣體逸出,從而污染環境。室內排水系統中的水封,是阻斷微生物通過排水管道傳播的核心環節,其有效高度應不小于50 mm。
物業服務企業及用戶對建筑內所有排水點處水封進行逐一排查,對于沒有水封或水封不完整的,應及時更換帶有完整水封的排水管件或自帶水封的衛生器具;確保水封的有效性,如水封干涸,應采用慢水流勻速的方式及時補水。用戶使用坐便器時,采用原水箱沖水,若沖水后無尾流充滿底盤水封,應每次沖水后人工補水至正常液位。淋浴地漏等容易被雜物堵塞的地漏,使用后及時清理,減少水封損失。
對于排水管道有漏水現象的、或密封點有脫開現象的,應及時維修。如缺乏更換或維修條件,在疫情期間應將該排水點封閉。
(二)排查及完善室內排水設施的運行
建議物業服務企業檢查隔油裝置、集水井、污水提升設施是否正常運行,檢查設施的密封性,防止臭味逸出。如設施有異味逸出,應立即排查原因,包括檢查設施密封材料是否損壞、通氣管排口處是否堵塞或遮擋等。室內污水提升泵站、隔油間等場所,應確保通風換氣設備正常運行。
(三)加強對室外排水設施的檢查和管理
建議物業服務企業加強對小區內排水檢查井、雨水口的日常巡查,保持排水管道通暢,及時發現并排除管道堵塞、污水冒溢現象。
三、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項
加強建筑給水管網系統的日常維護管理。建議物業服務企業組織排查各類管道漏損、結露情況,一經發現立即整改,避免管道壁、管井的潮濕環境引起病菌等微生物孳生。對分質供水的建筑,應分類設置管道標識,加強管道標識的檢查維護,嚴防誤接、誤飲、誤用。
加強建筑排水管網系統的日常維護管理。排水管道應分類設置標識,避免維護時將糞便污水、病區污水等污染程度較重的排水系統與其他排水系統誤接,導致有害氣體擴散逸出進入室內區域。
疫情防控期間建議關閉小區(建筑)內的公共游泳池、娛樂型水景等涉水場所。
疫情防控期間采取的臨時措施應記錄在案,疫情過后及時根據情況恢復系統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