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產業“帶頭大哥”,凈利潤同比下降67%!
字體:
發布日期:2023-04-07 來源:環保圈 瀏覽次數:
1643
摘要:機緣巧合,環保產業的兩位“帶頭大哥”竟然在同一天發布了2022年年報。
機緣巧合,環保產業的兩位“帶頭大哥”竟然在同一天發布了2022年年報。水務方面,3月30日,北控水務發布2022財年年報。公司在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實現營業收入249.82億港元,同比下降10.39%。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3.74億港元,同比下降67.25%,基本每股收益為0.13港元。固廢方面,光大環境的情況也與此類似。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光大環境實現營業收入373.21億港元,同比下降25.20%。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6.02億港元,同比下降32.37%,基本每股收益為0.75港元。兩位“帶頭大哥”的業績同時出現下滑,并非偶然。事實上,據“環保圈”不完全統計,根據44家環保上市公司披露的2022年業績預告,有31家企業凈利潤都出現下滑,占比高達七成。早在2月24日,光大環境就發布盈利預警,預計2022年度盈利將比2021年度下降約30%-35%。事實上,這也是光大環境近年來盈利首次出現“負增長”。2018年,光大環境的盈利還是正的31%,2019年是22%,2020年17%,2021年也是17%,到了2022年則變成了負的32.37%。5年來,光大環境的盈利增速逐年收窄,并在2022年出現“質變”,由正轉負了。光大環境解釋說,之所以出現這一狀況,一是因為公司2022年度建設項目數量受到市場影響減少,導致建造服務收益及盈利有所下降;二是由于波蘭附屬公司計提全額商譽減值約港幣5.90億元。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度,光大環境的歸母凈利潤為是68.04億港元。也就是說,從2021年到2022年,光大環境的歸母凈利潤減少了22.02億港元。刨去5.90億元的商譽減值,“建造收益下降”導致的盈利下滑大約占比73.2%。由此可以看出,“建設項目數量減少”其實是導致光大環境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說完光大,再來看看北控。與光大環境類似,北控水務其實此前也發布過盈利警告。3月24日,北控水務發布盈利預警。內容顯示,截至2022年度,公司股東應占溢利將較2021年度減少不超于70%。如今,正式的年報發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67.25%,也確實是在“減少不超于70%”的區間內。北控水務盈利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旗下的山高新能源(原北控清潔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增發新股,導致北控水務的股權被稀釋,而根據香港會計準則,這視作出售虧損約11億港元。第二個原因,是北控水務已停止對于水環境綜合治理類項目的投資,隨著在手水環境治理項目逐步完成建造或步入建造末期,這類項目所貢獻的建造收入逐年降低。加上2022年內多個建造工程及相關業務只能維持有限運作,因此導致水環境治理建造服務凈利潤減少。而根據北控水務2021年年報,該年度公司歸母凈利潤是41.96億港元。也就是說,從2021年到2022年,北控水務的歸母凈利潤減少了28.22億港元。這中間,刨去11億港元的出售虧損,“水環境項目建造減少”導致的盈利下滑大約也占比61.02%。也就是說,與光大環境類似,“建設項目凈利潤減少”也是導致北控水務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事實上,北控水務與光大環境的下滑并非個案,而是2022年的普遍現象。1月底2月初,一大波環保上市公司發布了2022年的業績預告。據“環保圈”不完全統計,44家環保上市公司之中,有31家企業凈利潤都同比出現下降,占比70.5%。也就是說,剛剛過去的2022年,大約有七成環保企業凈利潤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下滑,可謂“史上最慘的一年”。這里邊,好多企業的虧損都比北控和光大嚴重。以東方園林為例,預虧損額甚至高達46億元-58億元。此外,虧損較多的還有啟迪環境(虧損6.5億元-9.7億元)、興源環境(虧損4.8億元-5.8億元)、東江環保(虧損4.3億元-5.1億元)、博世科(虧損3.8億元-4.5億元)、聚光科技(虧損3.2億元-3.9億元),以及永清環保(虧損2.9億元-4.1億元)等。而在凈利潤方面,降幅最大的企業則是中自科技,他們2022年的虧損額為1.02億至7600.00萬,凈利潤降幅則達到了驚人的1079.90%至830.12%。除了中自科技,津膜科技2022年的凈利潤也同比減少了577.1%至683.13%。還有東江環保,凈利潤降幅達到417.27%-367.50%。總之,2022年,環保上市公司的業績普遍出現下滑,北控水務和光大環境只是“其中之二”。部分企業把原因歸結為“疫情影響”,認為是疫情導致了環保企業市場開拓受阻,人員流動受限,項目施工停工,產品訂單交貨也頗受影響。確實,疫情對環保企業影響很大,比如市場開拓受阻,新項目減少;人員流動受限,原材料漲價等。但從長期來看,傳統污染治理市場日趨飽和、拐點已到,其實才是整個產業發展失速的真實原因。以垃圾焚燒為例,“環保圈”曾經統計過,去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垃圾焚燒項目是26個,處理規模合計2.01萬噸/日;而在2019年的時候,新增項目的數字還是47個,處理規模合計則為5.59萬噸/日4年時間,全國新增垃圾焚燒項目個數和處理規模分別同比下降了45%和64%。辰于咨詢公司也表示,一些環保細分市場的發展已經超出預期,有望提前到達拐點,其中包括污水治理、垃圾焚燒、環境監測等。3月23日,在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23(第二十一屆)水業戰略論壇”上,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胡延國就表示,光大環境也感受到了市場的一些變化。原來大家預期垃圾焚燒能夠干到“十四五”末的,沒想到從2021年開始就出現了“斷崖式下滑”,行業已經到了天花板和“瓶頸期”。為此,光大環境在“第一增長曲線”快要到頂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著手切入“第二增長曲線”了。北控水務集團輪值執行總裁王助貧也表示,為了應對新的形勢,北控水務在業務邏輯上也做出了很大改變,原來他們是以新增項目的BOT為主的,但今后一段時間,他們將更多地關注存量項目的TOT,以及存量項目的委托運行。總的來說,他們對未來還是充滿期望的。北控水務2022年報顯示,公司董事會認為公司核心的水處理業務于2022年度穩步增長,現金流保持穩定,生產經營正常順利,各項風險管控到位。集團擁有健康的資產負債表,各基本面保持穩健。而隨著中國經濟迅速復蘇,北控水務董事會也確信于2023年起集團運營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和發展。
1、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全年業績公告,光大環境,2023-03-30
2、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末期業績及建議修訂公司細則,北控水務,2023-03-30
3、盈利警告,北控水務,2023-03-24
4、史上最慘一年!疫情只是“遮羞布”,環保產業已經變天了,環保圈,2023-02-09
5、一個強烈的信號,垃圾焚燒“拐點”到了!環保圈,2023-02-09
6、環境產業轉型時刻,水業大佬們一起開了個會,環保圈,2023-03-24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技術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