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干天天操天天碰-天天干天天操天天摸-天天干天天操天天干-天天干天天操天天插-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久大-欧美一区二区VA毛片视频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技術前沿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前沿 » 技術論文
 
技術論文

王洪臣:技術產品化或將重塑水務產業格局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4-18  來源:中國水網  瀏覽次數:1101
 “沒有競爭的行業,效率一定很低。如果每座城市的水務都自己做,這個行業總體的效率就會降低。因此,水務市場應該繼續往市場化方向走。”

2023(第二十一屆)水業戰略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低碳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教授認為,水務行業發展處于十字路口,是走向水利行業那樣的事業化?還是邁向商品水行業那樣的市場化?這其中,技術產品化將扮演重要角色,技術產品化或將重塑水務產業格局。王洪臣老師也以“技術產品化或將重塑水務產業格局”為主題,進行了分享。

圖片

圖為王洪臣

01

向左走向右走?水務產業走向市場化還是事業化?

涉水領域可以分成三大行業:商品水(包裝水)、水務(給水排水)、水利(水資源開發與防洪)。

事實上,商品水銷售的水量并不大,全中國14億人,每年的銷售量大概在1000萬噸,但是它的銷售額卻達到了2000億元,而且每年還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幅度,高速往上漲。

水務行業整體的營業額不高、活干得卻不少。據統計,我國年供水量800億噸、年處理污水量700億噸,建設有供水管道130萬公里、排水管道110萬公里。粗略計算,水務領域的資產總額約達2.5萬億元,如果再算上從業員工的數量,都是遠遠超過商品水行業。但全水務行業的營業收入加起來也不超過4000億元。

再看水利行業,涉及的盤子和事業就更大了。水利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過8900億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國家經濟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城鄉居民用水安全。我國水資源總量是2.5萬億噸到2.8萬億噸。王洪臣表示,這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一水資源量可以通過水利設施進行配置,這個投資遠遠比前面談到的水務行業的2.5萬元要多得多。

王洪臣介紹,從2010年到2020年,十年間,水利設施投入大約有4到5萬億,這么大的投入,所帶來的意義也是非常大的。最直接的就是洪澇災害的預防能力大幅提升,據統計,我國洪澇災害損失占GDP總額的比例正逐年下降,現在已經降到0.5%以下。

以上三個涉水行業屬性不一。商品水可以說是100%的市場化,水利領域則完全是事業管理。王洪臣說,除極個別地區把水庫作為資產市場化給社會主體,水利設施市場化程度基本上為零。處在兩者中間的水務,則部分是市場、部分是事業。從目前的現狀來看,王洪臣估計,水務領域市場部分應遠小于事業部分。

未來水務領域是往市場上走還是往事業上走?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國際上,發達國家基本沒有搞水務市場化的,比如日本,上水道局、下水道局,員工都是公務員。在美國,水務單位都是政府事業機構。美國也曾經嘗試水務往市場化,但效果并不好。英國把十大水務局改造成水務集團,要走向世界,但最后也是不理想。而水務市場化程度表面看起來應該很高的法國,市場化程度其實也很低。

在國內,一線城市以及經濟發達地區,水務市場化比例也非常低。不缺資金、又自認為有很好的管理,所以沒有市場化的理由。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之所以推進BOT等項目模式,與缺建設資金、缺管理團隊有很大關系。當年西方外資企業進軍中國水務市場的時候,也是基于當時我國大部分地區水務管理水平低、技術弱、缺資金等狀況。

國內外,非市場化水務資產都由當地國有企業或機構采用事業化模式管理,這些企業或機構不產生利潤或只有微利。如果通過技術進步或強化管理等手段降低了成本,那么管理部門下一年度大概率會削減預算。供水企業降本增效,提高了利潤,那么日后提高水價可能性就大大降低。我國部分水務產業的市場化起源于本世紀初市政公用行業的市場化改革,部分水務產業實現市場化,使水務行業有了競爭,有了比較,有了淘汰,出現了一批雖然效益不好但效率很高的水務企業。如果沒有當初的市場化,各地自行事業化管理,今天的水務行業將是死水一潭。王洪臣認為,沒有競爭的行業,效率一定很低,水務行業應該繼續推動市場化。

02

為什么要市場化?怎樣實現市場化?

除了提高效率,市場化還有可能推動水務行業高質量發展。

王洪臣說,農夫山泉瓶裝水市場份額只占8.5%,包裝水年收入170億元,但其港股市值是5000億人民幣,遠超國內全部上市水務企業總市值,融資能力巨大。但農夫山泉的廣告詞卻是“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搬運工其實就是勞務,這讓“保萬家供水安全﹑讓河湖生態健康”的水務行業情何以堪?農夫山泉已經將自己定義為“中國飲用水行業標桿式企業”,商品水會不會攜帶利潤和資本優勢等反向進軍水務行業呢?

與瓶裝水市場相比,水務市場其實要大得多。如果水務行業繼續推動市場化,提高水務企業的質量和效益,支撐一批市場化水務企業做大做強,讓水務企業也具有強大的資本能力,水務行業是否也一定會變得更好?設想一下,如果水務行業也像瓶裝水行業那樣,培育出高市值企業,全行業市值超萬億,水務行業將會是怎樣一個繁榮景象?王洪臣坦言,“這就是我認為水務行業應堅持走市場化道路的理由。”

但是,目前形勢和局面不利于市場化,市場化企業應該為市場化政策提供理由,以行動和結果證明市場化優于事業管理。除了有限的投融資手段,市場化企業應該立志于利用技術手段證明自己的價值,把自己做大做強,支撐并推動市場化。

03

市場化水務企業要有自己的技術產品

水務行業的“技術”與“知識”不宜區分,很多企業說自己有技術,其實都是知識。所以,對于企業內部,實際上應該發生了知識技術化和知識產品化的過程。

AAO工藝是上世紀70年代由美國專家在厭氧一好氧磷工藝(A/O)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一家美國公司對此擁有知識產權,但僅僅持有一年后,這家公司就主動放棄了AAO工藝的知識產權,他們認為那是知識,應該無償服務全人類。現在很多企業申請的大量專利,其實都是在知識層面上編個故事申請的知識產權,沒有實際商業價值。王洪臣強調,只有產品化的技術才是有價值的技術。

極端地講,沒有技術產品的企業,只能說有知識,不能說有技術。沒有技術產品的水務企業其實具有“勞務企業”特征,就像外派勞務一樣,充其量叫技術勞務。

王洪臣介紹,此前很多行業人士在討論,如果把行業前十名的企業都淘汰掉,行業會有什么變化?大家都認為,行業不會有變化。因為很快,第11名、12名......就會成為前10名。但如果前10名的企業都有很好的技術產品,把他們淘汰了,行業品質也沒有了。

企業沒有技術產品,就具有很強的可替代性。王洪臣強調,沒有技術產品的水務企業沒有做大做強的理由。

現階段,行業內很多“BOT”項目即將到期,到期后,水務企業就需要將項目“T”(移交)給政府。移交給政府后,政府有什么理由再“T”回給企業呢?如果政府不再“T”回給企業,那么,很快,一大堆市場化項目將沒有了,市場化將走向萎縮。

更重要的是,新項目又有什么理由繼續用市場化的方式讓企業做呢?如果企業提供的服務僅僅是勞務層面,那對于政府來講,會感覺自己做就好了,至少自己做可以商量、可以更好控制。

但如果企業具有技術產品,就具有了議價和開拓市場的能力,政府也就有了繼續市場化的理由。回顧國外水務企業在中國水務市場上的變遷,為什么德國企業、英國企業從中國市場中逐漸撤出,而蘇伊士等法國企業卻在繼續發展?原因很多,但一個重要原因是法國企業有技術產品。如蘇伊士通過子公司得利滿進入中國市場,而得利滿持有諸如高密度沉淀池(Densadeg)等豐富的技術產品體系。

04

技術化產品應以產品化技術為基礎

王洪臣強調,要做技術產品化,一定是有真正的技術進步,運用了新機理﹑新流程﹑新材料﹑新算法……,把傳統的東西簡單地放進一個盒子或者罐子,不是技術產品。

技術產品化,要帶來更優異的特征,如可移動、可變化、占地小、運行管理簡單、性能更高、投資更低等。比如,以土木工程為主的水處理構筑物可以通過技術進步濃縮為一個建筑物,帶來很多效益,而不是簡單地把設施放進廠房。

圖片

05

要培養技術產品化的文化土壤

在一個到處追求低價中標的行業里,不中標被淘汰,中標者也是“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企業”,行業就沒有高質量發展。

怎么突破?王洪臣認為,要突破,只能從培育文化土壤入手,E20平臺在這方面大有可為。

產業通常注重效益,行業通常注重效果,沒有產業的效益就不會有行業的效果,行業決策者首先應該有這樣的認知。行業頂層設計做得再好,沒有高水平的產業大軍,行業目標就無法實現,產業是行業的第一生產力。而高水平的產業大軍是由盈利水平良好的企業組成的,微利或不盈利的企業何來創新?如何開發技術產品?

其次,應倡導弘揚“高性價比”理念。在行業中,各層級各類買方,都在不自覺地把“物美價廉”作為采購工作目標,仔細想想,買好東西為什么還要少花錢?少花錢能買到好東西嗎?應該大力提倡具有“一分錢一分貨”的平常心,逐步把“高性價比”理念融入各類招標活動中,杜絕低價中標。王洪臣說,他的團隊開發的SSgo®強化預處理系列裝備,將污水中渣砂及固態油脂在一臺設備中快速去除,代替了傳統的中格柵﹑細格柵﹑膜格柵以及沉砂池,占地小﹑能耗低﹑渣砂去除效率大大提高,可實現“渣砂一掃光”,徹底杜絕后續處理系統的“淤積﹑堵塞﹑纏繞﹑磨損”,解放運行生產力。但這樣一款產品,許多用戶及一些設計人員一方面承認其高性能,另一方面則堅持與傳統預處理設備比價,想來也是無奈。

再次,重視知識產權對技術產品化尤為重要。王洪臣表示,SSgo®強化預處理裝備,有幾家企業在仿造,有一家高校企業甚至直接拿SSgo®這個商標去非法推銷自己的產品。對此,他提醒,技術產品化,既要有專利知識產權,更要有自己的商標,后者甚至具有更大的作用。他風趣地說,樂見大家模仿SSgo®,等模仿者獲利后,他會一并算賬。

演講最后,王洪臣教授認為,技術產品化將重塑水務產業未來格局,未來水務產業的大鱷們,一定得掌握著豐富的技術產品!

附:薛濤對王洪臣老師分享內容的四點思考

聽完王洪臣老師的分享,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薛濤也分享了他的四點感想:

第一、最近看了一本職業成長的書,書中提到,一個小孩從大學到工作崗位要完成兩件事:知識技術化和知識產品化。知識技術化就是,要利用在學校里學的知識,去畫圖、去實踐。知識產品化就是要給客戶講清楚賣的什么東西。在職業生涯的前三年要干這兩件事。而對標我們產業,我們也類似于在一個剛入職的行業,我們離真正的產品化階段還有一定距離。農業都已經進入產品化時代了,環保行業卻還沒有到,雖然我們的收入跟農業差不多。

第二、針對王洪臣老師演講中提到的幾個市場化率。我國目前污水的市場化率大概是48%,供水的市場化率在5%—10%之間,環衛是36%,市場化率最高的是垃圾焚燒87%。那么對標美國,美國水務市場的比例情況是,公建公營就是非市場化部分為80%,輕資產委托運營為15%,重資產也就是我們標準的市場化部分是5%。再對標美國水務行業的收入,美國有一家水務公司(市場化的小公司)薪酬比例,CEO的年收入在500萬美金以上,薪酬情況是比我們高很多。很多情況不同,也是需要我們多思考的。

第三、王老師在演講中提到的將會有很多BOT項目面臨到期移交的問題,關于特許經營項目到期的情況,薛濤在水業戰略論壇上的演講中,也有詳細的介紹(可關注本公號的后續報道。)

第四、是我們需要思考的一件事,比如對標美國,我們廠網一體化的解決方案,BOT公司能不能解決?這也是美國和歐洲為什么做一部分市場化倒退的原因。這個其實是對把污水處理廠單點做到最優的企業提出的思考。

還有一件事情也特別典型,正如王老師講到的,一些德國的、英國的重資產公司從中國環保市場離開了,而進入中國環保市場的兩家法國重資產公司尤其是蘇伊士,在重資產退出后,他們在做什么?蘇伊士之前也有一個低谷期,早期在中國環保市場賺錢是比較容易的,把國外的常規市政污水技術在中國引用就可以了,但隨著中國市政污水處理市場規模的日益飽和,企業的市場推進較之前是有一些難度的。但在最近幾年,蘇伊士在高難廢水處理上依然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回過頭看,我國市政污水領域的大佬們,有多少企業能在工業廢水這個皇冠上取得戰績呢?這對我們也是一個鞭笞和思考,當然也離不開技術產品化。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技術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