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關于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到2025年,全國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力爭控制在 9% 以內。
2022年2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試點建設的通知》,提出“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高于12%(2020年)的試點城市(縣城)建成區,2025年漏損率不高于8%;其他試點城市(縣城)建成區,2025年漏損率不高于7%”的目標。
漏損問題是影響城鎮供水管網穩定與可靠運行的重要問題。城鎮供水管網運行中,一旦存在漏損情況不僅會對供水管網的供水水質產生影響,導致其水質降低,而且會出現供水壓力與供水量減少等變化,對供水企業的供水服務質量以及企業良好發展存在著極大的不利影響,是供水企業開展供水管網運行管理中的重要內容。
供水管網漏損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兩種:一、管網問題:管網老化、管材質量、施工質量等;
二、計量監測問題:閥門銹蝕、磨損、關不緊,計量、表計誤差、偷盜等。
解決供水管網漏損,并不是一個難題,可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不止一種。
首先,可通過新老城區管網是升級改造,解決管網本身的老化、滲漏等歷史問題。
其次,新增流量計、壓力計等感知設備,實現自動化計量和監測。
第三,借助DMA分區、IT和監測技術手段,通過對管網漏損進行探測、監測和分析控制,以達到降低管網漏損的目的。
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英國出現計量分區(District Metering Area, DMA)以來,世界各國紛紛采用這種有效的方法來對管網漏失進行管理。隨著大數據、物聯網、5G先進技術的發展,DMA在線管理監控應用場景更加流程化、智慧化,成為供水企業漏損控制不可或缺的智能管理系統。
DMA漏損管控系統基于管網GIS平臺,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和國際水協管網漏損控制策略以及網格化管理方法,多維度、多層次、多尺度的對DMA進行漏損管控,如漏損分析、產銷差分析、水量平衡分析、DMA全生命周期管理、壓力管理、告警聯動、數據可視化展示等。
DMA是人為對龐大復雜的進行管網分割形成的網格分區,屬于無形且不存在的理論性產物,新水云推出的DMA漏損管控系統將無形的DMA變為可視、可查、可管、可控的有形DMA,及時有效地獲知各DMA漏損水平的高低,有的放矢的開展主動檢漏工作,與管網巡檢維護工單聯合,讓管網漏損無所遁形!
DMA漏損管控系統充分應用夜間最小流量原理,根據ALR理論,利用物聯網技術,采用先進實用的IT技術、高端的智能感知“千里眼”,對供水管網的流量、壓力和噪音進行實時監控和分析,實現對供水系統漏損或問題區域快速判斷;同時具有設備故障的在線報警功能,以實現供水企業持續、穩定地降低漏耗,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的高效管理。
我們期待更多的智慧水務新技術與新產品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融合,不斷提升城鎮水務運行、管理和服務水平。